中国青少网欢迎您!

010-57196018

演讲与口才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力

胶片里的血泪与觉醒——《南京照相馆》观后感

发布时间:2025-09-02 发布者:肖萍萍 浏览次数:6042
分享到:

2025年7月25日,为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创作的《南京照相馆》登陆银幕。最初听妈妈提起时,我曾误以为这是一部讲述南京本地照相馆日常的温情影片,带着这份疑惑,我与父母一同走进了影院,却在光影流转间触碰了一段浸满血泪的历史。

影片以日本摄影师伊藤秀夫镜头下的胶片为线索,拉开了南京大屠杀的沉痛序幕——那些被定格的影像,是日军烧杀抢掠的铁证,更是中华民族难以愈合的伤疤。故事的重心落在平民苏柳昌身上:这位普通的邮递员在南京沦陷后,为躲避战火误撞日军,因背包里的一本相册被伊藤秀夫强征,被迫成为冲洗暴行照片的工具。起初他满心只想逃命,可一次次目睹日军对同胞的血腥屠戮后,求生的懦弱逐渐被觉醒的刺痛取代。而吉祥照相馆老板老金一家在地窖中隐忍避难的身影,更让这场苦难显得触目惊心。

最令人窒息的一幕,是日军强逼阿昌与林毓秀拍摄粉饰太平的宣传照时,一名婴儿的啼哭竟激怒了日本军官。他毫不犹豫地命令士兵将婴儿活活摔死 —— 这般将杀戮视作平息哭闹手段的行径,彻底暴露了侵略者泯灭人性的本质,银幕上的残酷让影院里的呼吸都仿佛凝固了。

在照相馆的暗房里,老金悄悄教阿昌冲洗胶片的技艺,那些在显影液中逐渐清晰的影像,不仅是暴行的记录,更成了唤醒反抗的火种。当宋班长在胶片上看到弟弟遇害的瞬间,眼中迸发出的复仇怒火,正是无数被压迫者心底的呐喊。他趁日军运送物资时藏身卡车底部,决意夺回这些能揭穿谎言的罪证,哪怕付出生命代价。

走出影院,那句 “祖宗疆土,当以死守,不可以尺寸与人” 仍在耳畔回响。老金的话语,是先辈用血泪换来的觉醒:国家的尊严从不是凭空而来,和平的根基需要每一代人用力量筑牢。如今的我们,唯有以知识武装自己,以担当传承使命,才能让历史的悲剧不再重演,让这片曾被践踏的土地永远沐浴在安宁之中。这,或许就是这部影片穿越八十年时光,想对我们说的话。

 

新华小记者  王子铭 (1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