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网欢迎您!

010-57196018

基础教学能力

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师成长

聚力研磨 全员深耕促蜕变|金华市宾虹小学记三年级语文组卷入式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04-10 发布者:吴泽 浏览次数:3977
分享到:

在浙江省深入推进义务教育教共体建设、促进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背景下,宾虹小学积极落实教共体“教师共研、资源共享”理念,以校本教研为纽带推动团队协同发展。此次三年级语文组“全员卷入式”教研活动,正是学校依托教共体平台深化课堂改革的具体实践,通过“集体备课—集体研讨—抽签上课”的教研模式,推动教师团队共研共进,提升课堂教学实效,为“双减”背景下教学提质注入新动能。

集体备课 厚积薄发

前期三年级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确定以《蜜蜂》为研究课题,强调“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要求教师立足课标、深挖教材,结合学情设计层次化教学活动。在前期的集体备课中,教师们通过查阅资料、观摩名师课例、制作学具等方式多轮探讨和试教,精心打磨教学设计,为后续活动奠定基础。



经过六轮的共同研讨和试教,三年级语文组针对教案核心问题展开激烈讨论,团队分工优化细节,力求把每一个环节设计都精准到位只为呈现出一堂最有质高效的语文课堂。


抽签上课 课堂展示

4月8日全校语文教师和金华职业技术大学的实习生齐聚一堂,由金华职业技术大学斯德斌主任现场抽签,柴利娜老师成为了此次幸运儿,她和三(1)班的孩子共同带来了一堂精彩的语文课堂。



柴老师通过三个揭秘活动,把教学环节进行串联,让学生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和合作,深入感知法布尔的语言魅力。柴老师带领学生一步一步理清了法布尔的实验步骤,在师生合作中共同探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地将本堂课的内容进行了展示。



柴老师的语言实践贯穿了整堂课,从字词教学如“蜜、蜂”的构形规律,多音字“闷”的语境辨析,到段落梳理中用“先……接着……然后……”串联实验步骤,再到质疑表达模仿“法布尔先生,请问——”的提问支架,每个环节均以语言为载体,在科学探究中培养学生精准表达、逻辑连贯的能力。


本课的亮点是利用了AI技术,让法布尔“活”了过来,人物的真实感激发孩子去探讨心中的疑问。课堂的最后再次巧妙地利用AI,让法布尔激励孩子主动去探究问题,以角色扮演激活深度思考的让学生在不断地追问和探究中再次感受科学研究的“问题意识”与“实证精神”。

“评”头论足 思维碰撞

课后三年级组语文组长刘玲娟对本课的设计理念进行了阐述。刘老师说到确立研讨课文时,老师们敢于挑战相对“新鲜”的课文,借助集体智慧,通过一次次集中研讨,不断完善教学设计和课件制作。老师们团结协作,分工明确,献计献策,每一个人都为团队贡献力量,也在其中锻炼成长,真实诠释了“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可以走得更远。”


评课环节中,盛萍老师和尹钰潇老师分别发表了自己的看法。盛老师说到本堂课语言很生动,深入浅出的学习方式值得探究。盛老师认为在学生领读词语的时候,如果出现了字音错误老师应该马上指出问题,纠正字音。尹老师肯定了本课的学习任务和教学目标,学生在自主学、合作学等多种形式的合作中,让学习真实地发生了。



教务处王睿主任认为本课中课文支架的建构很重要,通过课前预设和课堂生成,让学生对课文环节了解更加清晰,从而对法布尔的实验过程有了更深的认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学中悟,在悟中学。


施欣怡老师就自己之前上的《蜜蜂》以及此次和三年级老师共同磨课的经历谈了自己的想法,施老师认为通过“揭秘实验步骤”,“质疑实验细节”等活动,将语言概括、逻辑表达与科学探究方法深度融合。设计“揭秘活动一/二/三”系列任务,将识字、朗读、思辨等语文活动转化为“科学探究”的实践环节。施老师认为这节课既让学生在语文实践中触摸科学的严谨,又借科学精神反哺语言的精准,值得大家深思。


金华职业技术大学邢秀凤教授肯定了我校卷入式教研的成果,让每一个老师都能融入其中。邢教授主张应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并强调了关注学情,以学生为核心来调整教学设计。此外,邢老师还指出要重视评价,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式,以评促学。最后,邢教授希望大家继续以饱满的精神投入教研,落实课程标准、深入研究学情、充分利用教材。


“水本无华,相荡乃成涟漪;石本无火,相击而发灵光。”今天的教研盛宴,我们在课例中看见生长的力量,在对话中碰撞思维的火花。相信在老师们的持续探索与实践中,每一次学习都是成长的新起点,每一步努力都将助力教学品质的提升!

 

通讯员:蒋知真 童菊芬 盛婉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