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1月29日上午十点,“第二届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开幕式在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图文信息中心一楼大厅如期举行。
继首届国际陶瓷柴烧艺术节取得丰硕成果后,第二届柴烧节吸引了数百位嘉宾、业界人士及陶瓷爱好者的参与,大家在这样浓郁的学术氛围中共度柴烧节之日。
2017年12月16日上午,我们新华小记者有幸采访到了柴烧节金奖获得者杨建超老师。
上午十点,我们都准时到达采访地点:上海视觉艺术学院实训楼。
此次采访活动,老师把机会优先给了三新学校的第一次做采访的同学们,希望人人都能有尝试的机会。
十点三十分,我们如约见到杨建超老师,他对我们非常和善,也非常照顾,有问必答。
新华小记者钟金资提出了第一个问题:“您在制作作品时有遇到过什么困难吗?”杨老师答道:“当然有,而且有的时候非常麻烦,很难解决,但是我喜欢陶艺,所以从来没有想过放弃。”
第二个问题由小记者郑好提出:“在您制作的这么多作品中,您最喜欢哪件呢?”“每件作品我都非常喜欢,它们就像我的孩子一样。”杨老师深情地说。“那在制作陶艺作品时您最重视哪个部分?”“我最看重的应该还是烧制的部分,因为烧出来的样子是不可预知的。”
杨老师在接受采访的同时还制作了一个作品:杨老师取出一块陶泥放在转盘上,又用手蘸了点水,抹在陶泥上,“我经常批评我的学生,不可以把水直接倒在陶泥上,否则陶泥会稀掉的”,杨老师还时不时用线把不整齐的瓶口割掉……一边不停地完善着手上的作品,一边还为我们做着讲解。转眼间,一个精致美丽的瓶子就做好了,大家都赞叹不已!让我们亲身感受到了陶瓷艺术的奇妙之处!
采访期间,杨老师还带我们参观了他的部分作品。驻足于每件作品前,杨老师都是面带微笑,神情专注,看得出来,他真的很爱它们,视若珍宝!
此次采访虽然结束了,但小记者们的心情依然澎湃!人们都说“生活不止有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其实所有的陶艺作品里也有诗和远方。每一次欣赏陶艺都是一种心灵的享受,每一次感受陶艺的美都是一次美妙的体验!
新华小记者 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