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网欢迎您!

010-57196018

情商

当前位置: 首页  -  领导力

八一军旗红,信念永传承

发布时间:2025-08-09 发布者:肖萍萍 浏览次数:6336
分享到:

八月一日,这是一个深深烙印在中华民族血脉中的日子,一个真正不同寻常的日子。它不仅是一个日期,更是一个象征,一个起点。正是这一天,如同惊雷般划破了旧中国的沉沉暗夜,彻底改变了我们国家前行的轨迹,也重塑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未来的道路。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如果没有这惊天动地的第一枪,没有这支人民军队的诞生,我们勤劳善良的中华儿女,或许至今仍在那水深火热、饱受屈辱的旧社会里挣扎求生,看不到黎明的曙光。这个伟大的日子,就是八一建军节!

今天,我们又一次迎来了八月一日,这个属于英雄的人民解放军的庄严节日。它是由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郑重设立的纪念日,是为了永远铭记那支从南昌城头走来的、由中国共产党缔造和领导的中国工农红军——这支后来发展成为人民军队钢铁脊梁的队伍。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我们热烈祝贺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九十八载风雨征程,九十八年铁血荣光,铸就了保家卫国的钢铁长城。

为了更深刻地理解这份荣光的分量,去年金秋十月,爸爸妈妈特意带我踏上了革命圣地延安的土地。在那里,我的心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震撼。当我走进杨家岭革命旧址,漫步在南泥湾的田野,历史仿佛触手可及。我亲眼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当年居住的简陋土坯窑洞,那低矮的门楣诉说着领袖与人民同甘共苦的岁月;我凝视着展柜里粗糙的窝窝头,想象着领袖就着它果腹的情景;我触摸着那些布满补丁、洗得发白的粗布军装,每一块补丁都仿佛在讲述着那段筚路蓝缕的艰辛。更让我心潮澎湃的是了解到的历史细节:在最艰苦的岁月里,战士们常常食不果腹,粮食断绝时,他们不得不煮皮带充饥,嚼树皮、挖草根来维持生命。即便是用来保家卫国的武器,也常常是最简陋的步枪,弹药匮乏。然而,支撑他们熬过这一切的,不是别的,正是那颗滚烫的赤子之心,是那份要让千千万万受苦受难的老百姓翻身做主、过上好日子的坚定信念和钢铁般的毅力!正是靠着这种不可摧毁的精神力量,他们咬紧牙关,在经历了漫长而艰苦卓绝的战斗后,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

我们怎能忘记那些用生命书写忠诚的英雄?邱少云,这个光辉的名字,就是一座永恒的丰碑!在那场决定性的潜伏战斗中,为了确保部队的隐蔽,为了战斗的最终胜利,他忍受着烈火焚身的巨大痛苦,纹丝不动,直至生命的最后一刻。他以常人难以想象的坚韧,用血肉之躯诠释了什么是军人的纪律,什么是舍生忘死的牺牲精神。他的壮烈牺牲,是革命军人崇高品质最悲壮的体现。

静下心来,细细想想我们的先辈们曾经走过的路,那是何等的艰难困苦啊!在粮食极其紧缺的岁月里,别说白米饭,连杂粮都是奢望,为了活命,人们只能剥树皮、挖草根,用这些难以下咽的东西勉强填充辘辘饥肠。寒冬腊月,多少人盖不上一床薄薄的棉被,只能在刺骨的寒风中瑟瑟发抖,那份彻骨的寒冷,是今天的我们难以想象的。就是在那样极端恶劣、朝不保夕的环境下,我们的先辈们依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渴求,没有熄灭心中的希望之火,他们依然在艰难地读书、学习,为民族的未来积蓄力量。

再来看看我们现在的生活,这是多么巨大的反差,多么深刻的幸福!在党的领导下,在无数革命先辈流血牺牲换来的和平与建设中,我们实实在在地过上了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每一顿饭,不仅吃得饱饱的,而且菜肴丰富多样,营养均衡,常常是满桌佳肴,怎么吃也吃不完。炎炎夏日,有空调送来习习凉风;凛冽寒冬,有暖气驱散严寒,我们再也不用担心酷暑难耐,也不必畏惧天寒地冻。物质条件的优越,为我们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舒适环境。对比往昔的艰苦卓绝,一个尖锐的问题叩击着我们的心灵:在那样连生存都成问题的环境下,先辈们尚且能克服万难坚持学习;那么,在今天如此优越舒适的环境中,我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去珍惜时光、奋发学习呢?我们凭什么可以懈怠,可以荒废学业?

饮水思源,我们今日所拥有的一切安宁、富足与发展机遇,正是无数像邱少云那样的革命军人,用青春、热血和生命为我们打下的坚实基础,是他们用血肉之躯筑起了和平与发展的屏障,为我们创建了这片可以安心读书、快乐成长的沃土。这正印证了那句响彻神州大地的真理之歌:“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人民军队的浴血奋战和忠诚守护,就没有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

因此,面对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年代,面对这片无数先烈用生命浇灌的土地,面对这窗明几净、设施齐全的学习环境,我心中充满了无限的感恩,也涌动着强烈的责任感。既然历史将如此好的学习条件和成长环境赋予了我们这一代人,那么,我唯有以百倍的努力去珍惜,去把握!我立志要好好学习,珍惜每一寸光阴,汲取知识的养分,锤炼过硬的本领。因为我知道,唯有如此,才能在将来祖国需要的时候,有能力、有担当去奉献自己全部的力量,像先辈们守护我们一样,去守护和建设我们伟大的祖国!这,就是我对飘扬的八一军旗最庄严的承诺,也是对无数革命先烈最深切的告慰!

西城小学 新华小记者  王子铭 (10000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