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少网欢迎您!加入收藏

顶部右侧  青少年专委会
首页Banner
“展劳动之美 行劳动之乐”志愿服务活动
“同步”“同心”“同频”,共建温暖耕读校园 王宅小学2024年春学期家委会会议
春日正好,一起种菜
活力校园 迎“篮”而上——记金华市宾虹小学2024年“彦博杯”校园篮球联赛
初衔接 对话青春——金华市宾虹小学召开六年级家长会
当前位置:首页  >  新闻  >  科技  >  地铁族安全之惑
地铁族安全之惑
2014-11-29 10:39:23
 “乘客您好,因5号线乘客较多,本站采取限流措施,请您听从工作人员指挥。”

11月20日傍晚,下班高峰时段的北京地铁惠新西街南口站,换乘大厅内的进出站闸机口临时被用作一道限行屏障,三五位工作人员把守着,挡住了人们匆忙前行的脚步。站台广播里不断播放着限流提示。

在北京地铁的所有换乘站中,惠新西街南口站原本有着最为便捷、迅速的换乘通道。从10号线换乘至5号线的乘客,只需走下一段30米左右的台阶便可到达另一个站台。 

限流措施让换乘显得烦琐而漫长,等待放行的人群中开始议论:“也许是怕再夹死几个人。”有些刺耳的话语,提醒着人们三周前发生在这里的一出惨剧。

11月6日晚19时左右,家住北京天通苑的河北籍女子潘小梅,在5号线惠新西街南口站被卡在地铁门与站台屏蔽门之间,列车开动,潘小梅被挤压后坠落轨道,经抢救无效当夜死亡。

日均客运量超900万人次的北京地铁,承载着这个城市巨大的出行需求,迎来送往间,无时无刻不在经受安全的考验。

 

一边拥挤,一边着急

北京之大,从这个城市上班族每天的出行时间成本中便可一窥。11月22日,北京师范大学发布的《2014中国劳动力市场发展报告》显示,北京以长达97分钟的通勤时间雄踞中国各大城市榜首。生活在这个城市的人们,对“舟车劳顿”似乎早就习以为常。

家住东北三环,公司位于西北四环,在一家通信运营公司上班的孙皖是这个城市中普通而典型的一名“地铁族”。每个工作日,她都需要往返于地铁十号线亮马桥站和巴沟站之间。这让她每天至少有一个半小时的时间,生活在地下。

如同每一个乘客,除了偶尔从新闻里听说没有屏蔽门的站台有人不慎或故意坠落轨道,孙皖并没有特别考虑过搭乘地铁时可能面临的危险。

“如果车厢里非常拥挤,上下车时,站在门口就可能不受控制直接被挤出去。”这是孙皖能感受到的最大危险,经验告诉她,“要离门口远一点”。

门,在短暂的开合之间,成为最大的事故隐患。而在诸如惠新西街南口站这般高峰期客流最为集中的车站,紧盯车门,便成为站台工作人员最为重要的工作。

56岁的李阿姨就是一位地铁站台上的“守门员”,身着醒目的黄色棉服,她以志愿引导员的身份,在高峰期疏导乘客上下车。

“先下后上!先下后上!上车乘客往里走,往里走!”这是李阿姨上班时,喊得最多的两句话。但她总觉得,很多人其实并不在乎她的提醒。

车门一开,两边原本排好的队形很快混乱,总有人抢先上车,与下车乘客挤撞、推搡,口角时有发生。也许是为了方便自己下车,喜欢驻守门口的乘客更是司空见惯。

“最害怕那些关门瞬间突然跑过来抢上的人。”李阿姨指着身边屏蔽门上醒目的大字——“关门铃响,请勿抢上抢下”,语气中充满无奈,“这人一着急,谁还管这个啊。”

着急的不只是乘客。在北京地铁某线路从事通信信号保障工作的王明(化名)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地铁运营公司对车辆运行的正点率“抠得很紧”,司机因此承担着很大的时间压力。事实上,如有一趟列车不能正点行驶,整条线路都需要进行调整,其他线路上的乘客也有可能被延误。

一边是汹涌的人流,一边是焦急的心情和脚步,站台成为地铁运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最为集中的“冲突点”,乘客在拥挤中的“一闪念”往往就是危险的开始。

 

被遗忘的安全应急设施

潘小梅的悲剧发生后,人们心中有一连串的问号:如此狭小的缝隙怎么会夹住一个成年人?工作人员为何没有在第一时间发现?其他在场乘客为何没有迅速反应?若是危急情况发生在自己身上,又当如何应对?

截至记者发稿时,对潘小梅死亡事故的调查尚无最终结论。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北京地铁运营公司负责人告诉《中国科学报》记者,北京多条地铁线路上,屏蔽门与车门之间的缝隙大概在20厘米左右,因工艺技术等原因未能达到较为理想的10厘米。

对于缝隙中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这位负责人说,公司也曾做过风险评估,结论认为,即便是在抢上抢下等危险行为下,发生乘客被困缝隙的概率依然很小。而缝隙间的情况,只能由工作人员凭肉眼确认,即便是借助监控摄像头,昏暗的环境和拥挤的人群也会给确认工作带来极大困难。

有媒体调查认为,两门之间没有安装感应装置是造成惨剧的原因之一。对此,上述匿名负责人表示,北京地铁隧道内灰尘大、活塞风大,会严重影响探测器的实际使用效果。

“如果感应装置做得非常灵敏、严密,列车就很有可能无法启动,而且根本不知道原因,那整个运行效率就下来了。”王明也认为,虽然探测感应装置是可选的技术手段,但也会随之提出更为严苛的使用、维护和管理要求,实现难度很大。

地铁驶出站台前,发车指令须收到车门和屏蔽门均已关闭的信号确认,否则车辆无法启动。潘小梅若是用胳膊或腿抵住车门,车门便会自动弹开。若不幸车门和屏蔽门都已关闭,她也还有数秒反应时间,尝试向外拉动身后屏蔽门内侧的把手,屏蔽门打开一条缝隙,列车也会紧急制动。

遗憾的是,大部分乘客对于地铁运行原理、安全设备、应急措施都缺乏了解。

“我只知道在车厢里,门旁边有一个玻璃罩封着的红色按钮,但那东西是干什么的、怎么用就不知道了。”每天都要搭乘地铁出行的孙皖,跟无数乘客一样,未曾仔细观察过车站内、车厢里的各种安全应急设施,包括放置灭火器的位置。

孙皖所说的按钮,是用于跟司机紧急对讲的报警按钮,而被玻璃罩封着的,还有可能是紧急解锁手柄或安全锤。每一个装置下方,都有相应的操作指导。然而,不同车辆上的设备型号并无统一标准,尽管大同小异,但操作方法各有不同。应急情况下,乘客都在与时间赛跑,若非心中有数,实则很难进行准确、迅速地操作。

“出现安全事故的时候,乘客马上高度紧张,而对如何进行安全防范,每个人又都缺乏意识。”多年研究城市轨道交通问题的北京交通大学副教授张秀媛说。

让孙皖这样的地铁族感到疑惑的是,她印象中似乎从未看到过有关地铁安全搭乘的宣传片或介绍材料。然而,地铁运营公司其实制作过一些相关的宣传短片并在地铁电视上播放,但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传播效果。

 

“经验都是从教训里来的”

在接受完记者采访的第二天,孙皖特意留意了地铁车厢内各种应急设备的位置和使用方法,“觉得还是有必要主动了解一下”。

而对于乘客安全的保障,张秀媛则认为,依靠现代化的设备只是一个方面,但未必是最有效的办法。

“在大运量、车辆高效运转、高峰期密集发车的情况下,我们首先要加强乘客的行为规范,自觉遵守公共场所的秩序。”张秀媛说,人们对设施的认识往往有一个误区,总认为它们是可靠的,“特别是屏蔽门,在它关闭时就应该自觉转身,不可以随意挤进去”。

另一方面,张秀媛也强调,运营部门需要强化应急管理能力和技术规范,否则在事故救援方面就会显得非常薄弱。

在地铁站工作的王明,每天也乘坐地铁上下班,在他看来,地铁里的各种不文明行为,都带来了巨大的管理成本。

“这个城市,人人都在追求速度,效率和安全就成为难以调和的矛盾,只能寻求一点平衡。而在大家都没有养成好习惯时,单靠某一方的努力,是没有用的。”王明颇感无奈。他告诉记者,地铁站内有很多设施,其实都是在事故发生后加装的,“没有办法,经验都是从教训里来的”。

 

首页Banner8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学习
友情链接

关于我们    |   诚聘英才    |   广告合作    |   投诉建议    |   联系我们    |   给我留言    |   版权声明

版权所有:青少网 Copyright © 2014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12048163号